關于印發《中國成人教育協會2023年工作要點》的通知
中成協〔2023〕013號
各內設機構、分支機構、實體機構,各會員單位:
根據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結合中國成人教育協會工作特點,經2023年2月24-25日中國成人教育協會第六屆理事會第七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制定形成《中國成人教育協會2023年工作要點》?,F印發給你們,請參照執行。
附件:中國成人教育協會2023年工作要點
中國成人教育協會
2023年3月10日
附件
中國成人教育協會2023年工作要點
2023年中國成人教育協會(以下簡稱:中國成協)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線,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黨對成人繼續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緊緊圍繞2023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 以教育強國建設為目標,樹立“大教育”觀,以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的戰略任務統領中國成協全局工作,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成人繼續教育為重任;主動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服務加快構建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服務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建設。
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大力提升面向新征程奮力推動成人繼續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一)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協會工作。
1.深入學習,領會精神。
認真按照教育部的部署和要求,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貫穿全年工作,深刻領會和把握黨的二十大精神重大意義、豐富內涵、核心要義、實踐要求,各方面工作聚焦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
2.開展相關學習活動。
請協會領導或專家學者在理事大會上做學習二十大精神的輔導報告。在協會官網推送二十大學習體會文章。
(二)深入學習二十大報告對我國成人繼續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1.理論和政策研究。
(1)深刻把握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進行“三位一體”統籌安排、一體部署的戰略意義。
(2)研究在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創新驅動三大戰略一體實施中,繼續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3)研究成人繼續教育進一步貫徹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服務共同富裕,服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擔當。
(4)研究新時代繼續教育與職業教育、高等教育三教統籌和三融發展的新變化、新趨勢,在大教育觀指導下成人繼續教育工作如何為建設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砥礪前行,做出新貢獻。
2.實踐研究。
(1)區域推動研究。在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學習型城市建設和示范縣,開展繼續教育與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統籌發展,在三融過程中互補實施的研究,探索繼續教育在新的百年征程中與區域發展緊密結合,整體優化成人繼續教育的層次、結構、形式和質量。
(2)教學改革研究。自覺對接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建設,科技革命、產業變革和人口結構變化的新形勢,開展職業院校、普通高校、社會機構和個人成人繼續教育微觀教與學的研究。進一步探索新時代成人繼續教育微觀教學規律,完善體制機制,豐富教學內容,多樣化教學方式,提高實效。
(三)強化黨建引領工作,發揮好功能型黨支部的作用。
1.堅定不移加強黨對成人繼續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不斷增強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在業務工作中旗幟鮮明講政治,聚焦到黨的二十大的新部署、新要求、新定位上來。
2.充分發揮功能型黨支部的作用,夯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堅持嚴字當頭、全面從嚴,層層壓實責任,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大力弘揚對黨忠誠、艱苦奮斗等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
3.開展黨日活動。主題 “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成人繼續教育”,實地考察一至兩個紅色教育基地,地點待定,組織一次征文“我與成人繼續教育”。
二、高質量完成教育部委托的重點工作
(一)辦好2023年“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
1.進一步在創新活動理念、拓展活動內容、創新活動形式、鼓勵百姓參與上下功夫。積極與承辦城市協調,制定活動周總體方案,籌備辦好2023年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全國總開幕式;繼續推薦宣傳展示2023年“百姓學習之星”和“終身學習品牌項目”,樹立終身學習榜樣,提供更多終身學習資源;推動各地積極參與和開展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及時宣傳各地組織開展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情況,做好項目年度總結工作。
2.數字賦能,服務全民終身學習新發展。鼓勵各地開展多種形式的“成人繼續教育數字化建設成果展示”,創新數字資源供給模式,豐富數字教育資源和服務供給。
3.把開展讀書活動作為一件大事來抓。在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期間推薦百部好書,持續引導并助力全民閱讀學習,動員社區居民積極參加讀書活動,營造全社會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濃厚氛圍。
4.擬于4月底前召開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推進會,部署2023年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工作。有針對性地加大對中、西部地區全民終身學習活動的宣傳、培訓工作。
5.策劃出版《百姓學習之星十年歷程》(暫定名),包含教育部的有關文件、2013年至2022年全國“事跡特別感人的百姓學習之星”事跡簡介(含圖片,每人一頁)和“百姓學習之星”名單。
(二)推動全國學習型城市建設工作。
1.深入貫徹《教育部等七部門關于推進學習型城市建設的意見》要求,組織專家隊伍配合教育部職成司組織實施《關于進一步開展學習型城市建設與監測項目工作的通知》,組織更多城市參加學習型城市監測項目。組織撰寫學習型城市建設與監測報告,總結推廣經驗,展示創建成果;完善學習型城市指標體系;加強學習型城市建設專家隊伍建設工作。
2.承繼和發展學習型城市建設聯盟的組織建設,成立“學習型城市建設工作委員會”(暫定名),發展一批成員單位,繼續推動一批城市加入學習型城市建設項目,擴大學習型城市建設項目城市數量。
3.組織編寫《中國學習型城市建設十年發展報告(2013-2023)》(暫定名),回顧與展望、理論與實踐、典型與示范。
4.加強學習型城市建設理論和實踐探究,舉辦學習型城市建設論壇,圍繞“新時代學習型城市建設創新發展和數字化轉型”,根據不同階段學習型城市建設的主要問題和關鍵環節開展研究討論,推動學習型城市建設高質量發展。
(三)持續做好“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縣創建”成果的宣傳與推廣工作。
1.為進一步發揮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縣的示范引領功能,推進鄉村振興人才培養計劃,總結、交流、推廣經驗,進一步探討示范縣如何與區域發展緊密結合,更好地引領和助力鄉村振興的方法、途徑與策略,在上半年組織召開示范縣建設論壇。
2.總結近三年示范縣在統籌發揮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及培訓作用,助力鄉村振興方面的工作基本情況;調查示范縣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未來發展中的工作重點和需要解決的困難與問題;推出示范縣職成院校助力鄉村振興典型。編纂《示范縣助力鄉村振興工作匯編》。
(四)推進城市和農村社區學習中心(CLC)能力建設項目。
1.進一步做好由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秘書處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立項的城市社區學習中心(CLC)能力建設項目。適量擴大實驗點數量,擴大項目的影響力。舉辦研討會和提升能力的主題培訓活動,增加研究課題和活動,拓展項目研究的深度和廣度。強化各實驗點的自身能力建設,推動各實驗點結合實際開展豐富多彩的項目實驗。繼續加強國際合作,在促進全民終身學習、助力社區治理、服務美麗鄉村建設、構建友好型老年社會、提升社區能力建設等方面發揮作用。
2.鞏固擴大農村社區學習中心(CLC)項目,圍繞國家鄉村振興和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建設目標,組織實施新一期農村社區學習中心項目,擴大新一輪項目點數量,努力豐富農村社區學習中心資源,提升農村社區學習中心服務能力和影響力,總結經驗,加強研究,鞏固已有成果,創新發展一批服務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和學習型社會建設戰略的理論成果和實踐典型。
三、提升成人繼續教育科研水平和質量
強化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和效果導向,探索數據賦能學習型社會建設,聚焦數字成人繼續教育發展,深化政策跟進研究;加強對協會“十四五”科研規劃課題的指導、管理及結題鑒定工作,提升課題研究成果的質量與影響力;組織2021年度課題結題及成果交流推廣,完成2022年申報的協會專項課題的評審工作;發布協會2023年度課題(包括A類學術性課題與B類專項課題)指南,啟動立項申報與評審工作;支持和引導發表成人繼續教育相關研究領域有影響力的文章。組織召開有較高學術水平的會議,邀請相關專家學者作專題報告,召開學術委員會年度會議和學術論壇;啟動協會學術委員會學術數據庫和信息化建設工作;加強與相關部門、高校、科研院所等單位的學術聯系和互動;探索開展橫向合作(如建立科研基地,或搭建平臺、組織培訓等),拓展資源,建立機制,提升服務功能;建立和加強各高?!俺扇私逃龑W”研究生學位點的合作機制,為成人教育學研究生導師團隊搭建學術交流平臺,提升成人教育學研究生的人才培養質量。
鼓勵和支持協會各分支機構、會員單位開展多種形式的研究工作;推動農村成人繼續教育科學研究水平,開展2023年成人院校服務鄉村振興小課題立項和做好2021年課題結題工作,推進農民教育培訓理論研究和實踐開展。
四、聚焦黨的二十大的新部署、新要求、新定位,進一步加強服務學習型社會建設的各方面成人繼續教育工作
(一)推進社區教育內涵式發展。
搭建社區教育交流平臺,加強“區域終身學習發展共同體項目”建設力度,探索社區教育協同發展機制,加強與各級開放大學、各省市社區教育指導中心和社區院校的聯系。廣泛發動職業院校參與社區教育、老年教育,著力“職業院校服務全民終身學習項目”建設,助推職業教育與繼續教育、社區教育、老年教育等融通發展,探索職業教育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模式、途徑;
擇機舉辦社區教育大講堂公益活動,舉辦社區教育管理者、工作者專業能力提升培訓。
持續發揮全國社區教育實驗區、示范區示范引領作用,推動資源建設共建共享、建用并進、持續迭代、協調互補,促進城鄉、區域社區教育均衡協調發展。
策劃出版《中國社區教育精選案例》(暫命名),開展全國社區教育發展情況調研,梳理全國社區教育發展中涌現出來的特色案例與典型經驗,客觀反映我國社區教育發展的整體狀況,為政府機關、社區教育機構和社區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依據。
積極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家校社”協同育人新機制。搭建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交流平臺,加強“家校社”協同育人實驗基地建設,組織開展各類學習型家庭建設活動。
(二)推進老年教育發展。
整合老年教育資源,建設老年教育專家庫,舉辦“老年教育與服務論壇”,參與編寫《中國老年教育發展報告》藍皮書,發布《老年教育與服務資源目錄》。開展老年教育活動,組織志愿者進入社區、養老機構、家庭,開展“智慧助老”培訓,開設《智慧助老》公益視頻號。推進《老年學習理論及課程教材建設研究》課題,組織探討和解決老年教育發展中的理論和實踐問題。
(三)服務鄉村振興戰略。
積極構建全國農村成人教育工作者交流、合作、探索、創新的平臺,主動創造農村成人教育賦能三農發展和學習型社會建設的機會。組織開展鄉村振興教育培訓活動,繼續推進“鄉村振興大講堂”專題活動。推進鄉村振興課程資源開放共享,利用“樂學鄉村”微信公眾號免費向社會提供學習資源。強化鄉村振興教育品牌項目建設,繼續征集推介助力鄉村振興品牌項目,編輯出版《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助力鄉村振興品牌成果集》。參與編制《2023年全國高素質農民發展報告》,參與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培訓和農民科技培訓,助推鄉村電商人才培育。推進農民學歷教育,繼續協助開展農民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招生,促進農民綜合素質提升。
(四)推進企業職工培訓。
企業職工教育將根據產業發展新情況不斷迭代崗位培訓體系,推動企業加大課程研發投入,探索有質量、職工樂學的培訓形式和內容。舉辦企業職工教育系列論壇、持續聘任專家與顧問團隊等措施,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加有價值的崗位培訓和人才儲備。
(五)推進成人繼續教育數字化。
縱深推進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配合教育行政部門構建覆蓋城鄉、開放便捷的成人繼續教育數字化學習服務體系,組織實施“智富云課堂”、“社區云課堂”、“社區學習驛站”等項目。引導和推動數字化課程和數字化學習在成人繼續教育中廣泛應用,滿足群眾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需求。推動協會門戶網站和全民終身學習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擴大協會網站社會影響力。舉辦數字賦能終身學習論壇,深化東西部數字資源建設協作,推動東部地區對中、西部地區資源建設支持力度,把提升數字素養,助力服務全民終身學習落在實處。
(六)積極推動成人高等學歷繼續教育。
高等學歷繼續教育是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教育體系的重要內容,是人民群眾創造美好生活、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協會積極參與推進新時代高等學歷繼續教育改革,研究高等教育普及化形勢下,高等學歷繼續教育由追求規模與數量向強化規范與質量發展的路徑,探索繼續教育院校的轉型與新發展;打造終身學習型社會成人教育的示范和典型,營造提升社會各群體尤其是低學歷群體的學歷層次和受教育水平的環境;激發主要勞動年齡段各類人員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推進新時代高等學歷繼續教育新發展。
五、服務各?。ㄊ?、區)成人教育協會(學會)、服務會員單位,共同開創成人繼續教育工作新局面
(一)加強宣傳工作,通過中國成協官網和全民終身學習公共服務平臺及時反映各地方成人繼續教育工作發展動態,服務成人繼續教育戰線。
(二)支持各分支機構、會員單位圍繞成人繼續教育領域中有關終身教育、社區教育、老年教育、成人高等教育、企業職工教育、遠程教育、農民教育、教師教育和社會教育等開展專題論壇、業務培訓活動,搭建成人繼續教育交流平臺,建立良好的信息溝通、資源共享長效機制。
(三)加強標準化建設。做好協會標準化建設頂層設計,充分發揮標準化建設引領作用,提升服務成人繼續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年內推出2項協會層面的示范性團體標準。
(四)加強協會新培訓項目的研發、推廣工作,扎實推進品牌建設,建設一批“中國成協優秀培訓項目”品牌,積極服務成人繼續教育高質量發展。
(五)進一步加強與各省級成人繼續教育協會(學會)的聯系和溝通,常態化開展各省成協年度工作總結與要點和大事記等宣傳報道工作。
六、加強協會自身建設
(一)支持各分支機構開展培訓活動。
1.鼓勵和支持各分支機構、實體機構和內設機構結合自身業務、資源等特點依法合規開展各類培訓活動。
2.完善協會官網培訓業務欄目建設,加大培訓活動品牌宣傳力度。
(二)服務會員。
1.積極做好理事、常務理事、會員單位的聯系工作。
2.做好發展會員工作,發揮各會員所在領域特點探求多方合作機制。
(三)進一步健全各項規章制度。
(四)勤儉辦會,堅持過緊日子。
堅持各項支出務必精打細算,對不該或不必開支的事項一律不得開支;堅持集約利用資源,節約辦公費用。
七、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
繼續加強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成人教育協會、亞太基礎與成人教育協會等組織的合作交流。進一步加強與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秘書處的溝通聯系,按要求做好參加第六屆國際學習型城市大會相關工作;組織推薦中國城市加入全球學習型城市網絡;組織推薦中國城市申報“學習型城市獎”。